公司營運概況

輝瑞公司 (Pfizer Inc.) 在 2025 年第二季度展現了強勁的核心業務實力與卓越的營運效率,其表現超出了市場預期。這表明公司在後疫情時代的轉型策略正逐步奏效,非 COVID-19 產品組合的增長動力成為支撐公司未來發展的關鍵基石。

Q2 2025 總營收

$147 億

同比運營增長 10%

Q2 2025 調整後EPS

$0.78

同比增長 30%

當前股息收益率

~7.0%

對收益型投資者具吸引力

業務策略和發展

核心業務增長引擎

在市場過度關注 COVID-19 產品營收下滑的同時,輝瑞的核心產品組合正展現出強大的增長動力。心血管產品(如 Eliquis、Vyndaqel)和腫瘤業務(如 Padcev、Lorbrena)成為公司穩健發展的基石。

Seagen 收購與腫瘤業務轉型

收購 Seagen 的整合效應正在顯現,其抗體藥物複合體 (ADC) 產品組合顯著增強了輝瑞在腫瘤領域的領導地位。Padcev 等產品已成為特定癌症治療的護理標準,市場份額持續擴大。

研發策略轉變

輝瑞正從高成本的內部研發模式,轉向更靈活、側重於外部創新的混合模式。透過與 3SBio 等公司的策略合作,引進具備重磅潛力的新藥,旨在提升長期研發效率和投資回報。

成本控制與資本紀律

公司正穩步推進其淨成本節省計畫,目標到 2027 年底實現約 72 億美元的節省。嚴格的成本控制釋放了資本,用於去槓桿化、股東回報及具備增長潛力的業務發展。

營運指標:主要產品表現

產品名稱 Q2 2025 營收 運營增長率 領域

財務表現細節

主要產品 Q2 2025 營收分佈 (十億美元)

投資和流動性

  • 股東回報:2025 年上半年透過股息向股東返還 49 億美元,並強調股息是首要任務。
  • 去槓桿化:在收購 Seagen 後,去槓桿化進程快於預期,總槓桿率目標從 3.25 倍下調至 2.7 倍。
  • 業務發展能力:保留了約 130 億美元的業務發展 (BD) 能力,可能用於數筆規模較小的交易,而非大型併購。
  • 財務紀律:在尋求外部增長機會的同時,保持謹慎的財務姿態,優先考慮資產負債表的健康。

產業競爭分析

輝瑞在營收規模上位居行業頂端,但其市場估值卻遠遠落後於同行。這種估值脫節源於市場對 COVID 營收下滑、專利懸崖和監管風險的過度悲觀,也構成了其價值投資論點的核心。

公司 市值 (十億美元) 預期本益比 股息收益率 (%)
輝瑞 (PFE) ~136 ~8.0x ~7.0%
默克 (MRK) ~200 ~8.7x ~3.5%
嬌生 (JNJ) ~359 ~18.1x ~3.0%
禮來 (LLY) ~686 ~62.1x ~1.0%

風險和不確定性

專利懸崖 (2026-2028)

Eliquis、Ibrance 和 Xtandi 等三款暢銷產品將面臨專利到期,這是主要的看空論點。公司需要透過新產品線的成功來抵銷營收損失。

地緣政治與政策風險

美國《通膨削減法案》(IRA) 已對藥品淨價產生影響,未來的價格談判和潛在的新貿易政策帶來了巨大的不確定性。

競爭與研發執行風險

生物製藥行業競爭激烈,Vyndaqel 和 ADC 領域均面臨強大對手。任何關鍵臨床試驗的失敗都將嚴重損害其長期增長前景。

關鍵數據匯總及財務指引

2025 全年營收指引

$610 - $640 億

2025 全年調整後EPS指引

$2.90 - $3.10

(中位數上調 $0.10)

綜合評估

市場對輝瑞給予了過度的折價,過分關注 COVID-19 產品營收下滑及政策風險,而忽略了其穩健的非 COVID 業務、變革性的產品線潛力,以及積極的利潤率擴張計畫。當前約 8.0 倍的預期本益比和約 7% 的股息收益率,為長期價值投資者提供了極具吸引力的安全邊際和回報潛力。

適合的投資者畫像:

  • 同時重視當前收益的長期價值型投資者。
  • 具備 3 到 5 年的投資期限,以等待產品線成熟及估值修復。
  • 對政策新聞和產品線挫折相關的風險有中到高的承受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