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司營運概況

NIKE 在2025財年面臨挑戰,第四季度及全年營收均出現下滑。第四季度營收為111億美元,同比下降12%;全年營收為463億美元,同比下降10%。公司承認,財務表現未達預期標準,但強調正在透過「Win Now」行動方案來重新定位業務,並預期未來業務將有所改善。

為加速轉型,NIKE 提出新的「運動進攻 (sport offense)」策略,旨在透過專注於關鍵運動項目、建立完整的產品組合、創造激勵人心的故事,並提升整體市場來推動業務發展。公司管理層對此策略充滿信心,認為這是引領 NIKE 未來重返增長軌道的關鍵。

財務表現細節

全年營收 (FY25)

$463.1億

同比下降 10%

全年毛利率 (FY25)

42.7%

下降 190 基點

全年淨利 (FY25)

$32.2億

同比下降 44%

全年稀釋後EPS (FY25)

$2.16

同比下降 42%

第四季度財務表現的壓力尤為顯著,毛利率下降440個基點至40.3%,主要受折扣增加和通路組合變化影響。淨利潤更是大幅下滑86%至2.11億美元,稀釋後每股收益為0.14美元。公司指出,第四季度是受「Win Now」行動影響最大的時期,預計此後的逆風將會減弱。

營運指標

Q4 各地區營收表現 (百萬美元)

通路表現 (Q4 FY25)

NIKE Direct 營收: $44億 (同比 -14%)

  • 自有商店: +2%
  • 品牌數位業務: -26%

批發業務營收: $64億 (同比 -9%)

庫存水平 (FY25 年底)

$75億

與前一年持平,但仍處於高位。公司目標在26財年上半年恢復健康水平。

業務策略和發展

「運動進攻 (Sport Offense)」策略

這是NIKE最新的核心策略,旨在將公司重組為以「運動」為中心的跨職能團隊,而非過去的男性、女性、兒童劃分。此舉目標是:

  • 更深入地理解各項運動的運動員,以獲得更佳的洞察力。
  • 推動針對特定運動的創新。
  • 講述激勵人心的故事,並在市場中實現差異化。

產品組合再平衡

公司正積極調整產品組合,減少對 AF1、Dunk 等經典鞋款的依賴,並大力推動高性能產品。例如,Vomero 18 跑鞋在90天內已成為銷售額超過1億美元的產品線。女子籃球業務本財年增長超過50%。

整合市場通路策略

NIKE 正在重新設計其市場通路,目標是為不同運動的消費者提供服務。主要措施包括:

  • 活化批發通路:重新與 Dick's、JD Sports 等合作夥伴建立緊密關係,並招聘零售行銷、視覺陳列等專才。
  • 拓展新分銷點:與 Urban Outfitters、Aritzia 等建立合作,觸及更廣泛的消費群體。
  • 宣布與 Amazon 合作:今年秋季將在 Amazon 平台上銷售精選產品,並設立品牌旗艦店。
  • 提升 NIKE Direct:將自有線上線下平台打造成更高端、與運動時刻緊密結合的體驗中心。

投資和流動性

股東回報

NIKE 持續為股東創造價值,已連續23年增加股息派發。

  • 2025財年總回報:約 $53億
  • 股息:$23億 (同比增長6%)
  • 股票回購:$30億 (回購 3760萬股)

作為2022年6月批准的180億美元四年期回購計畫的一部分,目前已累計回購約120億美元。

資產負債表狀況

截至2025年5月31日,公司資產狀況穩健。

  • 現金及短期投資:$92億,較去年減少$24億。
  • 現金減少原因:營運現金流被股票回購、股息支付、債券償還及資本支出所抵銷。
  • 庫存:$75億,與去年持平。
  • 總資產:$365.8億,同比下降4%。

產業競爭分析

CEO Elliott Hill 在電話會議中坦言:「我們在參與的每一項運動中都在戰鬥,而且每項運動都有不同的競爭對手。」這表明公司已意識到籠統的品牌競爭策略已不足以應對當前市場。

新的「運動進攻 (sport offense)」策略正是為了應對這種多維度的競爭環境。通過按運動項目組織團隊,NIKE 旨在:

  • 精準打擊:對每個運動領域的特定競爭對手制定有針對性的攻防計畫。
  • 建立護城河:透過運動專屬的創新和故事行銷,在各個細分市場建立更強的品牌差異化。
  • 發揮運動員心態:激勵團隊以熱情、承諾和決心來面對競爭,就像運動員在賽場上一樣。

此策略轉變意味著NIKE將從過去的「一對多」的品牌競爭,轉向更靈活、更具針對性的「多對多」的細分市場競爭模式。

風險和不確定性

新增關稅的重大影響

近期美國對中國進口產品實施的新關稅,對NIKE構成了「新的、顯著的成本逆風」。

  • 成本預估:預計每年將增加約 $10億 的總增量成本。
  • 26財年毛利率影響:預計對毛利率造成約 75個基點 的負面影響,上半年影響更大。
  • 應對措施:
    1. 優化採購組合,將部分產能從中國轉移至其他國家。
    2. 與供應商和零售夥伴協商,共同分擔成本。
    3. 在美國市場實施「手術式」的價格上漲。
    4. 評估企業成本削減方案。

其他關鍵風險

  • 地緣政治波動與宏觀經濟不確定性:全球消費環境依然充滿變數。
  • 庫存清理壓力:高庫存水平迫使公司採取更多折扣措施,持續侵蝕毛利率。
  • 大中華區復甦緩慢:由於市場的獨特性,大中華區的業績重置和復甦將需要更長的時間。
  • 數位通路轉型陣痛:將NIKE Digital重新定位為全價平台,預計將導致26財年數位流量繼續出現兩位數下滑。

關鍵數據匯總及財務指引

FY2025 全年關鍵數據一覽 (vs FY2024)

指標 FY2025 FY2024 變化率
總營收 $463.1億 $513.6億 -10%
毛利 $197.9億 $228.9億 -14%
淨利 $32.2億 $57.0億 -44%
稀釋後EPS $2.16 $3.73 -42%

2026財年第一季度財務指引 (Q1 FY26)

營收

下降中個位數

毛利率

下降 350-425 基點

(包含約100個基點的關稅負面影響)

銷售及管理費用 (SG&A)

增長低個位數

公司預計26財年全年稅率約為19-20%。

綜合評估

NIKE 正處於一個關鍵的轉型期。儘管短期財務數據面臨巨大壓力,但公司已制定明確的復甦策略。投資者需權衡其長期品牌價值、戰略執行的潛力與眼前的多重挑戰。

機會與優勢

  • 品牌護城河深厚:NIKE 依然是全球最具價值的運動品牌之一,擁有強大的消費者忠誠度。
  • 明確的轉型藍圖:「運動進攻」策略方向清晰,旨在從根本上解決產品和市場問題,有望激發新的增長點。
  • 早期復甦信號:假日季的批發訂單已恢復增長,新性能產品(如Vomero)銷售強勁,顯示策略初見成效。
  • 積極的通路拓展:與Amazon等新夥伴合作,有望觸及更廣泛的消費群體,彌補部分通路調整的損失。
  • 穩健的財務基礎:儘管利潤下滑,公司仍有強勁的資產負債表和股東回報計畫,提供轉型所需的緩衝。

挑戰與風險

  • 短期業績壓力巨大:營收、利潤雙雙下滑,Q1指引悲觀,顯示痛苦的調整期仍在持續。
  • 關稅衝擊:新增的關稅是實質性的利潤侵蝕因素,公司的應對措施能否完全抵銷影響尚待觀察。
  • 庫存去化緩慢:高庫存問題仍未解決,可能需要更長時間的折扣來清理,持續壓抑毛利率。
  • 大中華區復甦不確定性高:作為關鍵增長引擎,中國市場的復甦路徑漫長且充滿挑戰。
  • 策略執行風險:宏大的「運動進攻」策略能否順利執行並轉化為財務成果,存在不確定性。

結論

對於尋求短期回報的投資者,NIKE 目前的波動性和不確定性較高。然而,對於具有長遠眼光、認同其品牌價值和新戰略方向的投資者而言,當前的股價回調可能提供了一個在轉型陣痛期分批佈局的機會。密切關注未來幾季度的毛利率改善情況、新產品銷售勢頭以及大中華區的復甦進展,將是評估其轉型成功與否的關鍵指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