策略總覽:從元宇宙到 AGI 的豪賭

戰略轉向

公司優先順序從資本密集的元宇宙,決定性地轉向建立人工通用智慧(AGI),自我定位為「AI優先的公司」。

資本護城河

計劃對AI基礎設施進行「數千億美元」的長期投資,2025年資本支出指引高達 640-720億美元,意圖建立難以逾越的進入壁壘。

開源策略

將強大的 Llama 系列模型開源,旨在商品化模型層,將競爭焦點從演算法轉移到其具備優勢的基礎設施效率上。

鑄造智慧引擎:超大規模基礎設施

Prometheus 計畫

位於俄亥俄州的AI訓練超級叢集,旨在直接控制最關鍵的生產要素——計算能力。

  • 目標容量: 1GW+
  • 預計上線: 2026年

Hyperion 計畫

更具雄心的項目,位於路易斯安那州,目標是建立前所未有的計算規模。

  • 目標容量: 2GW (2030年),最終擴展至 5GW
  • 初始投資: 100億美元

人才戰爭:重塑 AI 人力資本版圖

十億美元的收購式招聘

系統性地從 OpenAI、Apple 等競爭對手挖角頂尖人才,提供高達 1億至2億美元 的薪酬包,對手陷入留才或耗盡財力的兩難。

對手的衝擊

人才流失已對 OpenAI 造成內部動盪,並被視為對 Apple 的「沉重打擊」,暴露了其在 AI 競賽中的脆弱性。

文化困境與風險

「現金至上」策略引發文化問題的擔憂。Meta 的 AI 研究員兩年留任率為 64%,落後於主要競爭對手,顯示凝聚力可能不足。

競爭格局:AI 策略矩陣

策略維度 Meta OpenAI Apple Google / Microsoft

財務分析與估值

季度營收 (25Q1)

$423.1億

營收年增長率

16.07%

本益比 (P/E)

~27x

分析師評級

強力買入

本益比(P/E)比較:Meta vs. 科技七巨頭中位數

SWOT 分析

優勢 (Strengths)

  • 龐大的用戶基礎(近40億月活躍用戶)
  • 巨大的自由現金流
  • AI與核心廣告業務之間的良性循環
  • 專有的大規模計算基礎設施

劣勢 (Weaknesses)

  • AI研究員留任率相對較低
  • 「現金至上」文化可能扼殺創新
  • 巨額資本支出壓制短期利潤率
  • 持續存在的負面品牌形象

機會 (Opportunities)

  • 重新評級為AI超大規模雲端服務商
  • 將開源Llama生態系統貨幣化
  • 創造新產品類別(AI代理、先進AR/VR)
  • 進一步自動化和優化廣告業務

威脅 (Threats)

  • 日益加劇的全球監管壓力(如歐盟DMA)
  • 人才戰爭升級導致成本不可持續
  • 大規模基礎設施項目的執行風險
  • 宏觀經濟衰退衝擊廣告支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