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析為何股價大跌? 聆聽本集Podcast
Meta 於 2025 年 10 月 29 日公布 Q3 財報後,股價在盤後交易中重挫 7-11%。市場的恐慌性拋售主要源於對財報的兩個層面的解讀:一個是對 GAAP 獲利的表層誤讀,另一個則是對 2026 年 AI 資本支出的深度恐懼。
震撼一:「$1.05 獲利陷阱」 (表層誤讀)
市場第一反應是恐慌,因為 Meta 報告的 GAAP EPS 僅為 $1.05,相較去年同期的 $6.03 衰退 83%。
主因:這並非營運不善,而是源於一筆高達 $159.3 億美元 的「一次性、非現金」所得稅費用。這是因應美國新稅法所做的會計調整,並非現金支出。
震撼二:「2026 空白支票」 (深度擔憂)
市場恐慌的真正根源,是 CFO 預警 2026 年的成本將「顯著加快」(significantly faster),資本支出 (Capex) 增長將「顯著大於」(notably larger) 2025 年。
擔憂:投資人擔心這是 2021-2022 年「元宇宙」豪賭的重演,害怕 Meta 再次陷入「投機性燒錢」,導致「資本紀律」的失信。
公司營運概況
Meta 的核心業務——應用程式家族 (FoA),包括 Facebook, Instagram, Messenger, WhatsApp, Threads——仍然是全球最具統治力的數位平台,並且是 Meta 一切 AI 雄心的基石。
FoA 部門在 Q3 貢獻了 $249.7 億美元的營運利潤,這台超級印鈔機是 Meta 進行長期 AI 投資的底氣。
業務策略和發展
Zuckerberg 正在利用 FoA 產生的巨額現金流,同時進行兩場豪賭:AI 基礎設施 (MSL) 和 AI 穿戴裝置 (RL)。
AI 廣告引擎 (核心)
AI 並非遙遠的未來,而是當下的核心驅動力。AI 驅動的 Advantage+ 廣告套件已創造 $600 億美元的年化收入。2026 年的 Capex 支出,本質上是為了支持 FoA 核心廣告業務的「必要擴產」,而非投機。
Meta 超級智能實驗室 (MSL)
Zuckerberg 的「超級智能」願景,採用「積極提前佈署算力」戰略。目標是建立業界最高的人才密度,但也面臨高薪挖角和人才流失的執行風險。
現實實驗室 (RL) 轉向
RL 部門(Q3 虧損 $44.3 億)已悄悄將敘事核心從「元宇宙」轉向「AI 穿戴裝置」。新推出的 Ray-Ban AI 眼鏡銷售良好,Meta 試圖將其包裝為 AI 敘事的一部分。
營運指標 (AI 變現成果)
Meta 的 AI 投資回報 (ROI) 已經在當前的財報中清晰可見,證明了 AI 對核心廣告引擎的巨大推動力。
財務表現細節
Q3 財報:表象 vs. 實質
如果我們穿透 $159.3 億美元的非現金稅務迷霧,會發現 Meta 的核心營運狀況極其強勁。調整後的淨利潤應為 $186.4 億美元,稀釋後 EPS 應為 $7.25,遠非 $1.05 的表象。
產業競爭分析
vs. TikTok (廣告)
儘管 TikTok 在全球用戶數上構成威脅,但在高價值西方市場(如美國),Instagram 仍佔主導地位。更重要的是,Meta 的 AI 驅動廣告引擎 (Advantage+) 提供了更清晰的 ROI,Reels 的 $500 億年化收入也證明其變現能力強勁。
vs. Apple Vision Pro (硬體)
Meta 以平價 Quest 3S ($499) 主導了 84% 的 VR 市場份額,但仍在巨額虧損 (Q3 虧 $44.3 億)。諷刺的是,Apple Vision Pro ($3,499) 雖然銷量小,但估算已實現硬體盈利。Meta 採用的是「搶佔市場份額」的燒錢策略。
vs. OpenAI/Google (AI 人才)
Meta 正在 MSL 進行一場殘酷的 AI 人才戰爭,提供數百萬美元薪酬方案從競爭對手挖角。然而,這也帶來了極高的成本和人才流失風險,部分高調挖來的研究人員又迅速流失回 OpenAI。
風險和不確定性
投資人必須正視 Meta 面臨的三大嚴峻風險,尤其是 2026 年可能形成的「完美風暴」。
風險一:AI 執行與支出風險
市場最大的擔憂:這是否是 2022 年「元宇宙災難」的重演?Zuckerberg 再次要求投資人為一個「未知的收入機會」(超級智能)支付「確定的巨額成本」,執行風險極高。
風險二:歐盟監管的「即時」威脅
CFO 罕見預警,歐盟委員會「最早在本季」就可能對其歐洲營收產生「重大負面影響」。這是迫在眉睫的營收威脅,主要爭議點在於其「低度個人化廣告」(LPA) 產品是否違反 DMA。
風險三:美國 2026 年「青少年訴訟」
來自美國 41 個州以上的集體訴訟將於 2026 年集中審判,指控 Meta 故意將平台設計得讓青少年上癮。Meta 預警這「可能導致重大損失」,不僅是罰款,更可能是強制改變產品設計。
2026 年的「完美風暴」
Meta 將在 2026 年面臨一場「鉗形攻勢」: 1. 內部壓力:成本 (Capex/OpEx) 飆升。 2. 外部壓力:美國訴訟的「重大損失」。 3. 收入壓力:歐盟監管侵蝕歐洲收入。
關鍵數據匯總及財務指引
2025 年成本指引 (上調)
$1160 - $1180 億美元
總費用 (OpEx)
$700 - $720 億美元
資本支出 (CapEx)
2026 年成本指引 (市場擔憂)
總費用 (OpEx):
增長率「顯著加快」
資本支出 (CapEx):
美元增長「顯著大於」2025 年
2025 年 Q3 財務摘要 (GAAP vs. Non-GAAP)
| 指標 (百萬美元) | 2025 Q3 (GAAP 報告) | 2024 Q3 (同期) | 年增率 (YoY) | 2025 Q3 (經調整) * |
|---|---|---|---|---|
| 總營收 (Revenue) | $51,242 | $40,589 | +26% | $51,242 |
| 營運利潤 (Income from Ops) | $20,535 | $17,350 | +18% | $20,535 |
| 所得稅費用 | $18,954 | $2,134 | +788% | $3,024 |
| 淨利潤 (Net Income) | $2,709 | $15,688 | -83% | $18,639 |
| 稀釋後 EPS | $1.05 | $6.03 | -83% | $7.25 |
2025 年 Q3 部門營運 (FoA vs. RL)
| 指標 (百萬美元) | 營收 (Revenue) | 營運利潤 / (虧損) | 營運利潤率 |
|---|---|---|---|
| 應用程式家族 (FoA) | $50,772 | $24,967 | 49.2% |
| 現實實驗室 (RL) | $470 | $(4,432) | -942.9% |
| 總計 | $51,242 | $20,535 | 40.0% |
綜合評估
對於「已持有股票」的投資人
建議:持有 (Hold)
您的核心持股理由 (FoA 廣告業務) 不僅未被削弱,反而因 AI 而空前強大。拋售意味著在 Meta 投入巨資擴大其「護城河」的前夕離開。必須承認 2026 年的波動性極高,但清倉將是戰略錯誤。
對於「尚未持有股票」的投資人
建議:分批買入 (DCA)
此次由「未來成本恐懼」引發的股價回調,提供了極佳的長期買入窗口。 絕對不要在今天「All-in」。 2026 年可預見的監管利空,將在未來 12 個月內提供數個「更便宜」的買入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