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司營運概況

英特爾作為半導體行業的標誌性企業,長期以其整合元件製造(IDM)模式著稱。然而,近年來公司面臨嚴峻挑戰,並在 2025 年進行了組織架構調整以提高營運透明度。目前主要業務部門如下:

客戶運算事業群 (CCG)

英特爾最大的營收來源,專注於PC處理器。正全力投入由AI PC引領的換機潮,但營收面臨市場成熟和競爭壓力,呈現微幅下滑。

2025 Q2 營收

$79 億美元

同比下降 3%

資料中心與AI事業群 (DCAI)

關鍵的戰略戰場,包含傳統伺服器CPU與AI加速器。儘管全球AI市場爆炸性增長,該部門增長乏力,顯示其在AI領域面臨極大競爭壓力。

2025 Q2 營收

$39 億美元

同比增長 4%

英特爾晶圓代工 (Intel Foundry)

公司未來的雄心所在,但目前營收幾乎完全來自內部採購,外部客戶營收微乎其微,與台積電、三星等巨頭差距懸殊。

2025 Q2 營收

$44 億美元

同比增長 3%

2025年Q2各部門營收佔比 (十億美元)

財務表現細節

英特爾 2025 年第二季度的財務報告反映了公司轉型所付出的高昂代價。儘管營收停滯,但因重組和資產減記產生了巨額虧損,導致盈利能力崩潰。

總營收

$129 億

同比持平

淨虧損 (GAAP)

($29 億)

每股虧損 $0.67

毛利率 (GAAP)

27.5%

去年同期為 35.4%

重組與減損費用

$27 億

裁員及設備過剩

營運指標

下表詳細比較了通用會計準則(GAAP)與非通用會計準則(Non-GAAP)的關鍵營運指標。Non-GAAP數據剔除了重組、股權激勵等一次性費用,但兩項指標均顯示盈利能力顯著下滑。

財務指標 GAAP Non-GAAP 去年同期 (GAAP)
毛利率 27.5% 29.7% 35.4%
營業利潤率 (24.7)% (3.9)% (15.3)%
淨利潤/虧損 ($29 億) ($4 億) ($16 億)
每股盈餘/虧損 (EPS) ($0.67) ($0.10) ($0.38)

業務策略和發展

2025年3月,新任CEO陳立武(Lip-Bu Tan)的上任標誌著公司戰略的根本性轉變,從技術優先轉向以財務紀律、成本控制和股東價值為核心的務實主義路線。

新CEO的核心策略

  • 成本削減:啟動大規模裁員,目標是建立一個更扁平、敏捷的組織。
  • 資本效率:取消或放緩部分晶圓廠擴建計畫,使資本支出與市場需求掛鉤。
  • 親自審查:親自審查所有晶片設計和投資項目,展現嚴格的財務紀律。
  • 文化轉型:致力於減少官僚作風,並在內部建立類似「無廠半導體公司」的問責制度。

18A製程的命運

被寄予厚望的18A製程節點是英特爾技術復興的關鍵,但正面臨一場信心危機。

  • 技術領先:包含RibbonFET和PowerVia等行業領先技術。
  • 信心危機:因缺乏重量級外部客戶訂單,新管理層可能停止向外推廣18A,甚至放棄後續製程開發。
  • 戰略核心:18A的成敗直接關係到IDM 2.0戰略的存亡,是公司未來最大的不確定性。

投資和流動性

儘管損益表表現慘淡,但英特爾的現金流量表透露出新管理層推行財務紀律的初步成效,顯示出一定的財務韌性。

營運現金流 (2025上半年)

$28.6 億

遠高於去年同期的 $10.7 億,顯示核心業務產出現金能力改善。

現金及短期投資

$210+ 億

提供了充足的流動性緩衝以應對轉型期的挑戰。

資本支出 (2025年目標)

$180 億

大幅縮減開支,取消或放緩部分工廠建設,提高資本效率。

產業競爭分析

英特爾正陷入一場艱難的三線作戰,其在一個領域的弱點會被放大並傳導至其他領域,形成惡性循環。

x86伺服器CPU營收份額預測 (2025年)

AMD憑藉EPYC處理器持續侵蝕英特爾利潤豐厚的資料中心市場。

全球晶圓代工市場份額 (2025年Q1)

台積電與三星雙頭壟斷,英特爾外部市佔率幾乎為零。

競爭對手估值比較

英特爾的估值遠低於競爭對手,但這反映了市場對其盈利能力的高度不確定性。下方表格可透過公司名稱進行篩選。

公司 本益比(P/E) 股價營收比(P/S) 股價淨值比(P/B) 股東權益報酬率(ROE)

風險和不確定性

執行風險

公司過去在產品延期和製造失誤方面有不良記錄,轉型計畫建立在完美執行的基礎上,挑戰巨大。

地緣政治風險

在以色列的大量研發與製造使其易受中東局勢影響,同時也身處中美科技競爭的風口浪尖。

競爭風險

來自AMD、NVIDIA和台積電的創新步伐是無情的,任何技術世代的落後都可能帶來災難性後果。

宏觀經濟風險

PC和伺服器市場是典型的週期性行業,對全球經濟放緩非常敏感,任何逆風都可能使復甦計畫脫軌。

關鍵數據匯總及財務指引

英特爾對 2025 年第三季度的預測顯示,短期內的財務壓力將持續存在,盈利前景依然嚴峻。

Q3 營收預測

$126 - $136 億

Q3 毛利率預測 (GAAP)

~34.1%

Q3 每股盈餘預測 (Non-GAAP)

$0.00

綜合評估

價值股還是價值陷阱?

英特爾目前並非傳統意義上的價值股,而是一個高風險、深度困擾、需要極大耐心和風險承受能力的「逆向投資」標的。其看似「便宜」的估值,反映的是市場對其未來盈利能力和戰略執行的高度不確定性。

股價淨值比低於1.0提供了看似的「安全邊際」,但前提是資產能在未來產生利潤。如果公司處於結構性衰退,資產價值將持續下降,形成「價值陷阱」。

目標投資者畫像

適合購買者:具備超長投資期限(五年以上)、對半導體行業有深刻理解,並篤信新任CEO能夠力挽狂瀾的特定逆向投資者。

應當避免者:任何風險規避型、以收益為目標,或持有中短期視角的投資者。前方的道路充滿不確定性,股價進一步下跌的可能性顯著存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