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司營運概況

高盛集團 (The Goldman Sachs Group, Inc.) 是一家擁有156年歷史的全球頂級金融機構,總部位於紐約。作為全球投資銀行業務的領導者,其品牌聲望卓著,為公司吸引頂尖人才和標誌性交易創造了強大的護城河。

2022年,公司進行業務重組,劃分為三大核心部門,以應對市場變化並聚焦核心優勢:

全球銀行與市場 (GBM)

公司的主要利潤引擎,提供併購顧問、融資和交易等全方位服務,業績與全球資本市場活躍度高度相關。

資產與財富管理 (AWM)

結合投資管理與財富顧問服務,追求穩定、由經常性管理費驅動的費用收入,以平衡GBM的週期性。

平台解決方案 (Platform Solutions)

包含金融科技和消費金融業務 (如Apple Card),目前正處於戰略性收縮階段,以降低風險並聚焦核心客戶。

財務表現細節 (2025 Q2)

淨營收

$145.8億

同比增長 15%

淨利潤

$37.2億

同比增長 22%

稀釋後每股收益 (EPS)

$10.91

同比增長 27%

年化股東權益報酬率 (ROE)

12.8%

顯著超越預期

各部門營收表現 (2025 Q2 vs 2024 Q2)

營運指標與資本回報

關鍵營運指標

每股帳面價值 (BVPS) $349.74
監管總資產 (AUS) $3.29 兆
一級普通股權益 (CET1) 比率 14.5%

積極的股東回報

高盛展現對未來盈利的強大信心,積極回報股東:

2025 Q2 總回報 $39.6 億
季度股息提升 +33% (至 $4.00)
股票回購 $30 億

業務策略和發展

由CEO David Solomon領導,高盛正執行一項清晰的戰略,旨在最大化核心業務優勢,同時解決表現不佳的領域,並擁抱新技術趨勢。

📈 最大化核心業務

全球銀行與市場(GBM)部門,專注於擴大客戶錢包份額,尤其是在併購顧問和股票業務等領先領域,以捕捉資本市場復甦帶來的巨大收益。

💰 發展穩定費用收入

資產與財富管理(AWM)部門,目標是建立一個更穩定、資本密集度更低的業務,由經常性管理費驅動,為公司提供穩定的盈利基礎。

📉 戰略性收縮消費金融

平台解決方案部門,果斷縮減雄心,退出Apple Card等高風險消費信貸業務,以止住虧損並簡化業務模式。

🤖 擁抱AI革命

將AI視為雙引擎增長動力:一方面,為AI驅動的併購交易提供顧問服務;另一方面,在內部部署AI以提升員工生產力,創造經營槓桿。

產業競爭分析 (2025 Q2)

高盛在核心的投資銀行和交易業務中表現出色,尤其在併購復甦環境下,顯著超越主要競爭對手。

關鍵績效指標 高盛 (GS) 摩根大通 (JPM) 摩根士丹利 (MS)
投資銀行營收增長 +26% +7% -5%
股票交易營收增長 +36% +15% +23%
股東權益報酬率 (ROE/ROTE) 12.8% 21% (ROTCE) 13.9%
財富管理規模 (資產) $3.29 兆 $6.4 兆 $8.2 兆

*資料來源為各公司2025年Q2財報。ROE/ROTE指標定義可能略有不同。

風險和不確定性

監管風險 (高)

巴塞爾協議III「終局」規則提案是最大威脅,可能大幅提高資本要求,從而壓縮ROE。管理層正積極遊說並利用強大資本基礎應對。

宏觀經濟風險 (高)

經濟衰退、通脹或地緣政治衝突可能凍結資本市場,直接打擊核心的GBM業務。公司的風險管理框架和業務多元化是主要緩解措施。

信用風險 (中)

主要來自平台解決方案中待處理的消費金融投資組合。公司正通過出售資產積極去風險化,屬於短痛換長樂的策略。

綜合評估

不適合「普通」投資者,但適合特定族群

高盛的股票不適合尋求穩定、低風險的普通投資者。其盈利與高度週期性的資本市場緊密相連,股價波動較大。

然而,對於具備以下特徵的投資者,高盛是一個具吸引力的戰術性投資標的:

理想投資者畫像

  • 高風險承受能力
  • 精深的金融知識
  • 看好資本市場週期性復甦
  • 中期投資視野 (2-4年)